單車旅行教會我的人性



單車旅行從三月初出發至今快半年,從台灣、香港、中國、哈薩克(史獨騎)、吉爾吉斯、塔吉克(走帕米爾公路),目前我們人在伊朗。

單車旅行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呢?

其實,非常的單純。每天起床後打包上路,然後就是一下一下往前踩,踩到你覺得肚子餓的咕嚕咕嚕,通常也是中午吃飯時間到了。休息吃個飯後再繼續一下一下往前踩,踩到你覺得:媽呀今天不想再騎了,就差不多是時候找住宿過夜了(被我形容的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每天都過得既簡單又專注。簡單在於,除了吃飯睡覺,幾乎一整天都在騎車。專注在於,除了雙腿需要持續交替的踩踏,上半身其實很閒,也很容易遁入一種身心分離的狀態。腳還在踩著,腦袋卻開始想些有的沒的,像是待會要吃什麼、旅行的意義、這幾天好像都沒排便、不知道阿嬤的身體有沒有比較好,或只是專注的放空。

騎單車嘛,相信這是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就學會的技能,真的不足為奇。而單車旅行的生活,說穿了就是從原本只是為了通勤或運動的短程騎行,變成幾乎一整天一個禮拜一個月都在單車的椅墊上度過。即使是兩個人一起單車旅行,大部分的騎車時間仍像在獨處。

也因為這麼長時間的人車融為一體,讓我在椅墊上領悟了不少人性。

領悟一: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和史騎行的好處是,他負擔了大部分的行李重量,壞處是我們騎行的速度差太多。他像匹馬一樣只想往前衝,而我則慢的像頭驢子。性別造就的天生體能差異,讓我們在一開始速度上的磨合起了不少爭執,喔不,正確來說是我個人的情緒爆發。而這個時候,只有記得我們對彼此的愛(還有我的睡袋和唯一的充電器在他那邊),我們才能化干戈為玉帛。

事後想想,會起衝突的原因是我不想承認自己比他弱。一度敏感到每次只要史提到與速度相關的詞,我就覺得他在影射我騎得慢而對他發脾氣。我的神經質差點快把他逼瘋,難怪那段時間他也神經神經的。

我不知道該怎麼跟自己的無能相處,也不知道當我的無能暴露在他人面前時該怎麼釋然,只好『見笑當生氣』的說翻臉就翻臉,以掩飾我的弱點。

這種行為說起來很好笑也很蠢,可是我就是有這麼好強。

直到某一天有機會和別的車友共騎,我才意識到我真的很慢,連年過六十的阿伯都可以輕易超我車。所有人紛紛超前越離越遠,只有史會在前方等我。我那不必要的好強哐啷一聲徹底崩解,開始接受自己原本的樣子。

沒錯,我就是慢。騎快完全不是強項,但我學著接受這樣的自己,然後在慢速中拍下許多風景(雖然也因為拍照導致速度更慢,真對不起史)。

領悟二:不受外在事物影響自己的步調

我很怕像砂石車那一類的大車,可是騎行在路上,完全無法避免和它們相會。

只要聽到後方大車按喇叭,我就莫名的想要往右移到最邊邊角,生怕和它們有什麼擦撞,有次甚至被大車咄咄逼人的鳴笛嚇到摔車。

史告訴我,不用理會後頭的喇叭聲,如果你已經靠右了,就保持原本速度和位置繼續往前踩就好,大車會自己繞過去的,事實也證明是如此。但我在害怕之下常常想要往右移或乾脆停下,覺得這樣比較有安全感,其實這麼做反而更危險。

不受外在的喇叭聲影響自己的騎車步調,這點何嘗不像人生呢?我知道自己也曾經因為其他人的窸窸窣窣,質疑過自己想走的路。但完全沒有根據的安全感,真的不見得可靠。

我還在努力的克服恐懼,試著相信大車們不會故意來撞我,相信堅守本位。比起莫名的安全感,我選擇相信自己,穩穩地踩下單車踏板前進。

領悟三:走一樣的路不一定有一樣的結果

某天早上正要出發,卻發現我的前輪沒氣了,明明昨晚看還好好的。史說應該是被很小很小的刺扎到後慢慢的漏風,剛好到早上完全沒氣。我們開始著手取出那根刺並換內胎。那是根非常細小的刺而且扎進輪胎深處,從外觀根本看不出來,必須用手摸才察覺得到。

好陰險好小人…

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出那根小刺,不知道它是怎麼扎進去的,但這根約零點一公分的小刺,竟是破胎的元兇。

我感到憤憤不平,都已經很小心在預防路上尖銳物品了,想不到還是防不勝防。而明明騎的是一樣的路,騎在前頭的史沒事我卻中招(我真的很愛跟他比)。

好陰險好小人好衰…

走一樣的路不一定有一樣的結果,突然間這句不知哪裡看到的話,蹦上我的腦門。用在此時此刻,真是好貼切。

既然走一樣的路不一定有一樣的結果,那麼,我們幹嘛要盲從的追著他人所謂的成功定義,然後希望自己有天也大富大貴從此幸福快樂?

生活沒有絕對的安全保障,陰險的小刺可能會埋伏在任何一條路,但如果已做好心理準備(當然還要有備胎和換胎工具),就可以勇敢出發。

以上便是我在椅墊上放空時所得到的領悟,其中的道理呼應許多曾經讀到的名言佳句(好像有些大言不慚),當時參不透的奧義,一一在單車旅行的路上豁然開朗。騎單車除了強身健體又省錢環保之外,這些小故事大啟示也算額外的收穫吧。

於是,我們仍在路上,從我最愛的台灣由鐵馬的輪胎痕畫線連接到他的德國家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