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帶寶寶旅行:地中海的小島國,馬爾他



史終於迎來久違的假期,考量我們都已打過兩劑疫苗也實在很想來個海外小旅行,查看廉航,從就近的盧森堡機場能飛的目的地有葡萄牙的波爾圖(Porto)和地中海上的小島國馬爾他(Malta),介於北非和歐洲之間的馬爾他,不管是天氣(相較於德國逐漸入冬的寒冷)還是歷史背景(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都比較吸引我們,那就去馬爾他吧。

這是我們第一次帶米米坐飛機,對度假的期待摻雜不知前方有什麼挑戰的緊張,讓我不知道旅行會比在家放鬆還是反而壓力更大?尤其曾聽聞寶寶因飛行氣壓改變的不適可以哭鬧到讓人很崩潰,更讓我戰戰兢兢。

嚴格算起來僅有三天半的旅程,於是我們輕裝上路,我帶一個隨身側包,史揹用來裝尿布和濕紙巾的媽媽包,再加一個裝有我們三人換洗衣物、盥洗用品、米米用來當作床的枕頭和她的毯子的登機箱,打包完時有種通過第一關考驗的感覺,全部行李看起來很少很清爽,原來帶寶寶旅行可以不用大包小包的,我心想,這大概是親餵最大的好處吧。

人不多的機場通關流暢迅速,史用揹巾揹女兒,準備在接下來的幾天盡職地扮演袋鼠爸爸。米米好奇地東看西看,我拖著登機箱還走得比揹著米米的史慢,緩緩跟在後頭。等待登機時米米便便了,史帶她去廁所換尿布,沒多久他傳賴來說便便沾到米米的衣服,要我也去廁所幫忙。

廁所門一打開便看到換尿布台上一個狂哭不停的嬰兒,史正手忙腳亂地擦拭她的屁股,我也幫忙換下她髒掉的衣服,慌張忙亂的四隻手在空中交錯偶爾擦撞各忙各的,讓我們如此慌亂的不只因為米米哭到歇斯底里的尖叫聲,還有此刻傳來開始登機的廣播。

媽呀,快點快點,我緊張地將米米抱起安撫,史收拾殘局,也顧不得沾屎的衣服了,稍微沖一下捲起來就塞進包裡,打開門奔向排隊的人龍,米米依然在哭,不過從尖叫緩和成一般的抽噎聲,雙眼兩行淚,扁著嘴,我只好一直用輕柔的語調跟她說話,她從來沒有哭成這樣,是在害怕搭飛機嗎?這讓我有些不安。

好在上飛機後一切都很平順,起飛時她靠在史懷裡,我們三人互相牽著手,不知不覺睡去。將近三個小時後飛機降落在馬爾他機場,我因米米全程不哭不鬧鬆了一口氣,很好,第二關的考驗也通過了,這便是我們在馬爾他的第一夜。

史對歷史著迷,這次行程便照他想看的景點安排,說行程顯得我們有多積極規劃似的,但其實也就只有三個他比較想看的點,分別是有五千年歷史的古遺跡(Haġar Qim & Manjdra Temples)、古城姆迪納(Mdina)、馬爾他騎士團的堡壘(Fort St. Angelo)。另外還有我匆匆在航班前幾天谷歌到的藍洞(Blue Grotto),不能錯過的首都瓦萊塔(Valletta),以及隨便一個哪都可以的海灘。

儘管馬爾他還有另外兩個有人居的島,哥佐島(Gozo)和科米諾島(Comino),但慵懶如我們又帶著寶寶,已有只會在最大的馬爾他島活動的心理準備了。

 

 

巨石神廟古遺跡 (Haġar Qim & Manjdra Temples)

兩座鄰近的古遺跡建於距今五千年前,類似的遺跡遍佈馬爾他各地。雖被稱為神廟,但學者們也承認他們對其真正用途所知極少,依建築特色和挖掘出來的肥胖人偶雕像推斷可能與生育崇拜有關(不知道是不是像跟註生娘娘求子那樣),人偶雕像原物現收藏於瓦雷塔的博物館中。

分成好幾個區域的神廟群為經年累月逐漸擴建,就地取材的巨石是當地隨處可見的一種黃色石灰岩,即便是現在仍然會用來當作建材。

有些資料是我事後才查的,人在現場時只覺得眼前盡是一群又一群的石頭堆,不說背後的歷史難以體會其中的偉大,著實外行人看熱鬧。不過想到這些曾是五千年前先人留下的斷垣殘壁依然令我內心澎湃,當時的人類單憑有限器具竟能如此整齊切割堆放巨石,Mnajdra神廟群甚至還有精細算出每當春分和秋分的日出會正好對齊主門走道的設計。

這些遺跡提醒我人類想做一件事的決心和意志力之強烈足以貫穿古今,難怪光我們這單一物種便能對地球造成許多不可磨滅的傷害,嗯,扯遠了。

我忍不住想像五千年後(如果有的話),我們這世代的人類又會留給後代什麼?後代會從什麼樣的遺跡或文物嘗試還原我們現在的生活呢?很奇妙,看到這些超越史前的歷史古文物,似乎多少能學會坦然面對死亡這回事,因為總會有什麼傳承下去的,即使過了再久埋得再深。

 

 

藍洞 (Blue Grotto)

離兩座巨石神廟古遺跡不遠,走路半小時左右就能到了,我們逛完古遺跡後就順路去看藍洞。

這是被海浪不斷拍打侵蝕而出的洞穴群,也因這種特殊地形造就奇妙的光線折射,讓海水呈現如寶石般湛藍透亮,不久前剛好也來馬爾他觀光的朋友極力推薦搭船觀看,聽她敘述,那藍到發亮的海水像是有人在海中朝海面打燈。

可惜我們下午兩點左右到的時候沒看到有船出海,估計出海時間已結束,若有想搭船的人務必早上出發以免向隅(另外天氣和海浪是否太大也會影響出海狀況)。

 

 

瓦萊塔 (Valletta)

歐盟國家中最小的首都,是醫院騎士團(後改名叫馬爾他騎士團)於十六世紀擊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後所建,那場可歌可泣的戰役史稱馬爾他之圍(Great Siege of Malta),可以說是歷史上以寡敵眾的最佳例證。兩者對戰人數有多懸殊呢?騎士團加上盟軍(甚至連奴隸五百人也算上了)共六千一百人,而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則有兩萬多到四萬人兵力。

這場勝利讓其他基督教國家看見原以為的不敗強國鄂圖曼土耳其其實也不是不可能被打倒的,因此後來馬爾他騎士團想在港口建立一座用來防禦的新城市時,得到許多其他歐洲國家的幫助,並用當時領軍的大教長瓦萊塔的名字為城市命名,瓦萊塔於198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二次大戰期間,當時屬於英國殖民地的馬爾他遭到德國和義大利聯軍空襲轟炸,造成瓦萊塔許多建築破壞倒塌,最有名的建築是離城門不遠建於十九世紀的歌劇院,如今原址被當作戶外表演舞台。

撇開歷史不談,瓦萊塔依然是一座美麗且獨特的城市,建築物外牆皆以淡黃色為主(讓我想到古遺跡的巨石也是這種顏色),鑲嵌在牆上突出的窗台是辨識度極高的馬爾他建築特色。

依舊隨處可見的英國紅色電話亭像回想當年的老兵在喃喃自語:『別忘了這裡曾是日不落帝國的一份子。』不只電話亭,馬爾他的官方語言之一是英語,還有左側開車都是受英國殖民影響,但除此之外,似乎就看不見英國的影子了。

 

 

姆迪納 (Mdina)

位於馬爾他島居中的位置,是馬爾他截至中古世紀為止的舊首都,以這樣的地理位置成為一個海島國家的首都頗為特別,一般來說不是都會選港口定都的嗎?不過在馬爾他騎士團於1530年來到馬爾他後,姆迪納之於行政中心的功能逐漸被取代於是漸漸沒落。

現在約有三百位居民仍住在古城,有『寂靜之城』之稱。

走在其中,立刻明白寂靜之城的確不是浪得虛名,明明是個熱門觀光景點,卻仍可以走到完全不見他人的巷弄中,只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在石板路上迴盪。

城內建築物的牆又是那種古遺跡巨石的黃褐色,極高,高到好像撐著藍天,這景象讓我想起伊朗的古城亞茲德(Yazd),也是被黃褐色和藍色主宰的古城,也是讓人甘願沈溺於迷路的樂趣,在穿梭大小巷弄中做一個時空錯亂的夢,我很喜歡。

 

馬爾他騎士團的堡壘 (Fort St. Angelo)

前面有提到馬爾他騎士團的前身叫做醫院騎士團(Knights Hospitaller),或是聖約翰騎士團(Order of Saint John),但定居馬爾他之後便改名叫馬爾他騎士團。他們之前的據點在羅德島(Rhodes),後來被顎圖曼土耳其趕走才在1530年遷居馬爾他,想不到後來雙方人馬再度狹路相逢拼個你死我活,也就是發生於1565年的馬爾他之圍,騎士團夥同聯軍以小蝦米鬥大鯨魚之姿出乎意料地贏了,算是一報先前被鄂圖曼土耳其鳩佔雀巢之仇。

騎士團初抵馬爾他時,在三姐妹城之一的比爾古(Birgu)利用Grand港口原有的城堡建築改建成堡壘Fort St. Angelo,此堡壘在後來馬爾他之圍戰役中發揮極大功用。

1798年,馬爾他騎士團遭到拿破崙軍隊驅逐出馬爾他,上演再次被趕的歷史。兩年後換英國趕走法國,馬爾他再次易主,而在英國殖民時期,這裡被英國當作海軍基地,並在二戰期間遭到強烈轟炸,後來才陸續修復。

有趣的是,在1998年Fort St. Angelo的上半部交還給如今依然存在的馬爾他騎士團,你沒看錯,好幾百年過去了,馬爾他騎士團依然健在。不得不佩服騎士團雖然一直挨打被趕,仍然堅持存在堅持傳承的決心,相較於已成歷史雲煙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和拿破崙軍,當時的富強與不可一世有如煙火,燦爛卻也短暫,果然能笑到最後的才是真正的贏家呀。

 

關於馬爾他的其他感想

只比台北市大一些的馬爾他共和國(這時便覺得天龍國這名稱很合理),市區街景整體而言除了地狹人稠還是地狹人稠,我們以公車為主要移動方式,雖然不一定準點甚至直接消失的公車有時令人很火大(聽當地人說有時候司機還會擅自改變路徑只為了順道回家吃午餐),但個人覺得搭公車仍是最能看見馬爾他生活樣貌的方式之一。

像是沿著北邊海岸線行駛的公車,穿過最擁擠熱鬧的繁華市井,看得到海的地方都有大小新舊建築密密麻麻層層堆疊,完全展現人們可以多任性多恣意的壓榨現有資源,又或好幾次行經狹窄到兩台對向大車必須喬好角度才能剛好錯身的馬路,近到兩邊車殼似乎會互相刨出一層薄皮似的,這種瞬間我總忍不住想像,會不會沒喬好就撞上來了?不得不佩服公車司機的技術,這麼擅於角度的拿捏應該也很會打撞球吧。

馬爾他的馬路不全然狹窄,也有很多大道,但車多卻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公車會不會準點如同抽機會或命運那樣令人猜不透(現在有公車App可供查詢,但還是會發生明明顯示再幾分鐘就來的公車重新計時的狀況),於是當地人更是擁車自重,隨處可見各大車廠經銷商在偌大明亮的櫥窗裡展示的新車,常有人車速快的傲慢真以為自己是王,因此走在罕見的沒有人行道的路上時,我總會左顧右盼格外小心。

雖曾被英國殖民,但馬爾他更有地中海國家的風情,介於隨性與隨便、浪漫與散漫之間,這種性格能從當地的交通狀況、馬路設計和房屋外觀窺知一二。

說到房屋外觀,新舊交雜四字足以說明一切,舊可以舊到破爛,新卻也可以復古。許多舊到像已經廢棄的建築可以是整棟也可以只是其中部分片段,然後不論是整棟還是只有一塊破舊便突兀的卡在一排新建物之間,奇妙的是,若這樣新舊混搭出現在古城是一種迷人的特色,我相當喜歡。

若出現在日常街道,卻彷彿頑固的在跟時間或什麼對抗,然而卻又露出最頹廢破敗的疲相,令人看了唏噓不已,心想能不能乾脆點給它們個痛快,要嘛好好修復要嘛拆掉重蓋。

同時也讓人很困惑,本以為市區人口密度高所以每一寸居住空間會因此得到妥善利用,但這樣明顯閒置的破舊空屋大剌剌地佔據市區好幾處,是一種對空間的揮霍嗎?還是特別念舊?又或者像等誤點的公車那樣只是在等待動工?因為在路上總會看到有什麼工程正在進行著,修路、公寓整修翻新、蓋房子和高到不可思議的大樓,嘈雜且忙碌地賦予一方土地新的功能和用途。

經濟以服務業和金融業為主的馬爾他,旅遊觀光是重要的財源。身為觀光客的我們有別於在德國節儉度日,每天至少上一回餐館用餐,一餐大多是八到十幾歐不等,價格和在德國外食差不多,但這樣的消費與當地人平均八百歐的月薪相比其實是昂貴的(德國平均月薪約為稅後1800多歐)。

聽到八百歐這個數字時,我不禁瞪大眼,心想那這些餐廳到底都是誰去吃呀?更別說那些更高級吃氣氛的餐廳了,難道都是靠觀光客在撐的嗎?還是這裡的貧富差距如此懸殊?

看來只有短短三天半是不夠細看這個微型國家的,堪稱多元文化鎔爐的馬爾他,在地中海強悍地活出自己的特色,絕對值得拜訪和花時間探索。

 

第一次帶寶寶旅行的感想

對從前的我來說,若只有三天半時間可以觀光,可能會積極蒐集沒看過的景點,一種內心莫名想要利用有限時間發揮最大效益的急迫,好像看過越多的景點、參與越多的體驗就代表收穫越多?

帶寶寶旅行卻是另一種心境,除了上述這幾個景點,有一天中午才出門的我們就只在海灘Golden Bay待了一個悠閒的下午,興奮於米米海灘初體驗的反應(但她似乎沒有很喜歡)。

到底哪裡變了呢?可能是體力吧,在揹了米米兩天後史覺得累了,想要盡量不移動的度過一天,畢竟揹一個七公斤的嬰兒好比揹一個沈重的背包,只是背包背累了還可以寄放或扔在地上,但嬰兒不行。

除此之外行進間嬰兒還會哭鬧和拉屎,比背包難掌控多了(咦,是開始抱怨了嗎?),不過一看到她張大雙眼東看看西瞧瞧的,想像她在腦中如何拼湊組織這些新事物帶來的刺激,而這些刺激又會幫助大腦怎樣的發展,就讓我們覺得很值得,這大概就是為愛負重前行吧。

而我也多了各種在不同地方親餵的經驗,目前蒐集到的有:在機場、飛機上、行進的公車上、餐廳、各觀光景點、海灘,已經練就掏奶比西部牛仔掏槍還快的速度,還有銅牆鐵壁般的臉皮,想想之前我還是個羞怯於在公共場合親餵的新手媽媽呢,這樣的訓練過程似乎是從摩登輕熟女走向地方大媽的不歸路?

順帶一提,有些人會覺得寶寶還那麼小不會記得,但我相信寶寶記得的不見得是可以陳述的記憶,而是一種氛圍和感覺,和父母一起旅行所帶來的愉快、開心的感覺(通常父母在旅程中也是心情愉快的),加上新的刺激,這些都會在他們小小的腦袋留下痕跡,間接影響人格的塑造。

就算寶寶不記得,我們也會記得,那些累積許多一家三口的第一次,驚喜地看到寶寶對新事物的各種反應,並拍照將剎那化永恆的保存,好像無形中也補足自己幼兒期的記憶缺口,原來我們都曾經張大雙眼看見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是這樣對世界充滿好奇長大的。

 

 

Tips補充:

  1. 目前遊客入境皆須有完成兩劑疫苗的證明,並且得事先上網申報下榻處地址https://app.euplf.eu/這部分請隨時查詢最新入境須知更新)。
  2. 公車付現不找零(自己先備好整數),十一月為淡季的車資為1.5歐,夏天旺季會是2歐的樣子,也可以刷VISA卡(但有的司機不給人刷),單次車票兩小時內可以任意搭乘,或事先買可儲值的交通卡(有七天任你搭的遊客卡,價格為21歐)。可以事先下載公車即時動態的APP:Tallinja,方便查詢班次和路線
  3. 如果不想等公車,也可以選擇搭計程車,當地的Uber系統叫做Bolt,可以先下載App方便之後叫車。
  4. 如果想行動更自主,也可以考慮租機車,國際駕照必須帶著,並記得馬爾他為左駕。我們覺得帶寶寶三貼太危險,所以沒有嘗試。
  5. 搭乘大眾運輸和出入非戶外的公共場合都要戴口罩,那幾天搭公車我只有兩次看到有人沒戴口罩,而且都是觀光客,其中一組人被帥氣的當地大媽訓斥後立刻戴上。
  6. 十一月中的氣溫剛好,只是早晚溫差大,白天仍可以穿短袖,晚上加個薄外套即可。

 

 

 

 

 

 

 

 

 

 

 

 

 

 

 

 

 



Comments